导读:差压传感器厂家
安装和启用
环境条件
传感器的安装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:
1.自然环境条件
环境温度:-40à+85℃
(防爆传感器T5温度组别最高+70℃、T6温度组别最高+60℃)
介质温度:-40à+100℃
相对湿度:≤95%
大气压:86à106kPa
2. 机械环境条件
振动加速度:≤2g
3. 电磁环境条件
磁场强度:≤400A/m
射频干扰:≤3V/m(80MHzà1GHz)
静电干扰: ≤8000V
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:≤2000V(5kHz)
4. 产品的验收
传感器安装使用前,请按订货合同验收,核对规格、型号、量程范围、位号等信息是否正确;检查安装板、U型螺栓、螺母、垫圈、说明书、合格证等附件是否齐备。
电气连接
警告
防爆型传感器的电气安装连接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;隔爆型传感器必须切断电源后方可旋开盲盖接线,接线完成后应将盲盖旋紧并用防爆锁紧螺钉锁紧,避免盲盖被随意旋开。
7.小心
传感器电源(信号)线的敷设应满足以下要求:
电缆的选用应考虑机械性能、绝缘强度、现场干扰、环境温度、环境腐蚀等因素;与电压>60V的线缆隔离;避开附近大功率电气设备,使用屏蔽电缆(屏蔽层双端接地良好)。
8.配线
传感器出厂时为防止灰尘进入,在两电气连接口处置有两个防尘塞。进行电气安装时,应取下这两个防尘塞,在不需要电气连接的接口处旋入密封塞,另一接口旋入与螺纹规格相应的电气接头以便安装电缆。
在传感器配线口与金属软管接头的螺纹上涂防水用的非硬化密封剂,使用600V规格PVC绝缘电缆线或与之规格相当的电缆。
对于普通型或本安型传感器,使用金属套管或防水套管。
对于隔爆型传感器,必须使用符合隔爆要求的隔爆密封接头及其它连接件,电缆直径Φ8.5±0.5mm。
9.电子室旋转
传感器的电子室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,但为了电子室内的连接安全,旋转有一定的角度限制。壳体与测量部连接的颈部有两片阴影部分区域,测量部的颈部有“旋转定位标识”,壳体与测量部的相对旋转在“旋转定位标识”指向阴影部分之内均可,可旋转的总角度270°(旋转时,“旋转定位标识”不可经过非阴影区域)。具体方法为:松开外壳紧固螺钉,根据现场的安装要求旋转,完成后拧紧外壳紧固螺钉。
10. LCD显示器旋转
传感器可选配LCD显示器,安装在外壳与视镜盖内。传感器现场安装完成后,可改变显示器的显示方向。操作方法为:旋开视镜盖,用工具卸下显示器安装螺钉,取下显示器,按需要改变方向(4个方向,每90度一个位置)。警告
对隔爆型传感器,上电时严禁拧开视镜盖旋转显示器。
11. 接地
传感器上有内接地和外接地,两处均有接地标识,可任选其一或两处接地,接地电阻≤100Ω。
12.电源电压与负载电阻
传感器的电源电压U(单位V)的范围:10.5≤U≤45
传感器回路的负载电阻R(单位Ω)应满足公式1的要求。
在本安回路中,R应包含安全栅电阻。
在需要HART通信的传感器回路中,230≤R≤500,15.8≤U≤45。
13.通信连接
传感器的通信方式有HART和PROFIBUS两种,这里对HART型传感器的通信连接作简要介绍。
HART型传感器的输出在4à20mA信号的基础上调制了HART数字信号。HART信号以2200Hz表示“0”,以1200Hz表示“1”,数字信号直流平均值为0,对4à20mA回路不产生影响。
14.压力过程连接
传感器使用安装管加支架的安装方式,安装管直径要求Φ50àΦ60mm,先将安装板用U型螺栓固定在安装管上,然后将传感器用四颗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。如果操作不便,也可先连接传感器与安装板,再连接到安装管。传感器的安装板可适应多种安装管的位置,但原则上,传感器安装完成后,正负引压口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。
小心
进行压力过程连接之前,请确认相关管路通畅,相关结构件强度足够;进行压力过程连接时,请确认相关阀门已关闭;连接完成后,请确认连接部分介质密封性良好;在需要排气排液时,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,避免高压或腐蚀介质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。
14.传感器的测量部
传感器的测量部由膜盒、容室法兰、排气排液塞、螺栓螺母等零件组成。传感器的安装、压力过程连接、现场压力的引入都在这一部分。
注:如订货中不选择侧面排气排液,则无排气排液盲塞。相应地,排气排液螺钉和排气排液芯在排气排液盲塞位置。
15. 导压管的装配
系统引压口
压力管道内的沉淀物、残液等进入导压管,将导致压力测量时产生误差。要排除这些影响,应按角度范围安装引压阀。
过程介质为液体时,引压口水平或水平之下45°之内;
过程介质为气体时,引压口垂直向上或与垂直向上呈45°角之内;
过程介质为蒸汽时,引压口水平或水平之上45°之内。
导压管应垂直或倾斜排布,即使水平排布,也应有适度的倾斜,使过程介质不会残留在管道内。
传感器的位置
过程介质为液体或蒸汽时,原则上传感器的位置低于引压阀;
过程介质为气体时,原则上传感器的位置高于引压阀。
温差、冷凝、防冻、防风
配管时应尽量使两导压管不产生温差,因为温差会引起介质密度的变化,导致测量误差。
测量蒸汽介质时,导压管内的液体因过程温度或环境的变化而反复凝结、蒸发,会使高低侧分别产生液柱,液柱的高度不同将为测量带来误差,因此,蒸汽测量时请使用冷凝槽。
应采取适当的措施,防止传感器及导压管内的过程流体发生冻结。凝固的介质可能会损坏传压膜片。
用差压传感器测量微压时,低压侧应有稳定的参考压力。如果参考压力为大气,需要保证无风,此时可将传感器置于箱内或将低压侧引入防风盒内。
16. 水平配管安装方式
传感器的水平配管(压力过程连接)安装采用条形安装板+U型螺栓+现场安装管的方式,安装管直径Φ50àΦ60mm,安装板与传感器用螺钉连接,装配力矩40N.m。
17.垂直配管安装方式
传感器的垂直配管(压力过程连接)安装采用直角形安装板+U型螺栓+现场安装管的方式,安装管直径Φ50àΦ60mm,安装板与传感器用螺钉连接,装配力矩40N.m。
提示
传感器安装后,正负引压口应尽可能在同一水平面上。
18.变更引压口
传感器的引压口可按需要变更,如果是侧面排气排液,将原有的过程连接与排气排液盲塞调换安装即可;如果是后面排气排液,将原有的过程连接与排气排液螺钉及排气排液芯调换安装即可。在变更排气排液塞时应注意紧固和密封,排气排液塞的紧固力矩为40 N.m,排气排液芯的紧固力矩为10N.m。
标准供货情况下,选择后面排气排液时高压在右侧,选择侧面排气排液时高压在左侧。
19.传感器的启用
压力过程回路
按如下步骤,检查压力回路通畅且无泄漏。
首先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。
打开正、负侧引压阀,过程流体进入引压管路。
打开三阀组平衡阀。
缓慢打开三阀组的正侧截止阀,过程流体进入传感器测量部。
关闭正恻截止阀,确认过程压力回路无泄漏。
一般来说,如果导压管安装适当,可以对过程流体进行自排。如果不能自排,可缓慢松开排气、排液螺钉,排除残余气体、液体。排气排液过程中,应采取适当措施,避免高压或腐蚀介质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。传感器如果长时间停止工作,应清除导压管和测量部内的过程介质。
20.零点量程设定
压力过程连接完成后,应对传感器进行零点调整,因为安装位置会使零点产生偏移(尤其是小量程范围)。调整方法和要求参照关联设备说明书。
传感器的使用量程在出厂时已经调好,如系统状态发生改变,则需更改;更改方法有两种:使用参考压力和不使用参考压力,一般情况下,不使用参考压力设定更为简便且能满足现场要求。具体的设定方法和要求参照关联设备说明书。
如果使用本机按键设定,完成后请将按键保护盖用螺钉与外壳装配好。
21.启动与停机
安装调试完成后,可关闭平衡阀,缓慢打开正负侧截止阀,传感器进入正常运行状态。
传感器需要停机时,应按以下步骤停止:切断电源;关闭负侧截止阀;打开平衡阀;关闭正侧截止阀;关闭正、负侧引压阀;松开排气排液芯。
22.本机设定
传感器的设定有多种方式:本地按键(配合显示器)、手持终端、上位软件等。手持终端和上位软件方式请参阅相关说明书,本章就使用本地按键设定作具体说明。
23.总体说明
传感器的本机设定通过显示器和三个按键的配合操作来实现。松开仪表顶部的两颗螺钉,即可打开按键保护盖,然后,您可以使用“M”、“↑”、“↓”三个按健来设定仪表。当您完成操作后,必须合上保护盖并用螺钉紧固。
24. 按键操作
仪表通常处于测量值正常显示,这时,您可以按 [M]键选择设置方式,然后按[↑]键或 [↓]键或同时按[↑↓] 改变赋值。